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

“原神之父”入局,AI游戏要爆发了吗?

出品 | 搜狐科技作者 | 张莹编辑 | 杨锦原神之父蔡浩宇的新游戏《Whispers from the Star》放出PV后不到一个月,实机演示体验视频曝光。AI游戏又收获了一波关注度。

出品 | 搜狐科技

作者 | 张莹

编辑 | 杨锦

原神之父蔡浩宇的新游戏《Whispers from the Star》放出PV后不到一个月,实机演示体验视频曝光。AI游戏又收获了一波关注度。

外界普遍认为游戏行业是AI技术的最佳落地场景之一。早两年,AI在游戏中的应用更多是美术资源生成、代码辅助编写等辅助性工作。现在,AI也开始影响游戏玩法。

在这一波AI浪潮中,有游戏玩家拥抱AI,但也有不少玩家抵制AI。游戏制作人王鲸解释,许多抵制AI的声音集中在美术领域,尤其是二次元游戏。这是由于二次元游戏本质是“奢侈品逻辑”,AI生成内容可能破坏这种溢价。

在AI渗透进玩法的游戏中,AI原生游戏《AI2U:与你直到世界尽头~我的病娇猫娘AI女友》和《Suck Up!》出圈。

但AI原生游戏落地的过程中,成本是一大难题。不过据申万宏源测算,一款人均日token消耗2万个的AI产品,月均token成本/月均ARPU从23年221.1%降至25年1.5%,大模型提效降本使AI游戏摆脱token成本束缚,爆款出现只是时间问题。

AI生成素材更适合买量游戏

搜狐科技联系到1001夜时,他们正在旧金山忙着准备游戏开发者大会的分享。

这是一款AI原生游戏,改编自波斯民间传说:生性暴虐的国王山路亚尔怀疑遭到妻子背叛,遂每日迎娶新娘,次日清晨便将其处决。玩家扮演国王的下一位新娘,通过对话推动剧情向下发展,比如向国王讲故事,可以获得和国王斗争的武器。

在此之前,Ada Eden已经去过伦敦、柏林、多特蒙德等多地展出。

展开全文

1001夜并不是被所有人理解并支持的。当在社交平台介绍自己“AI原生游戏”时,少数评论看到“AI”就避之不及,认为该游戏是在“帮助AI学习叙事”“什么时候能对AI祛魅”……

“原神之父”入局,AI游戏要爆发了吗?1001夜在小红书评论区作出的说明

1001夜只能多次强调AI仅用于实现这个创意玩法,所有美术均由人类艺术家制作;不会用玩家数据进行任何训练。游戏使用AI并非用于降本、替代人工,更多是一个“实验性项目”。

起司对部分玩家对AI的抗拒非常理解。为此,1001夜在游戏里以故事书形式,植入了1001夜对AI的应用,借此向大家解释清楚。“即便如此,还是有很多人一看到AI就直接跑掉了。也有人提到,他们连续刷到几次,发现其实AI是用来做玩法的,他们才点进来。”

美术、编程、玩法都用了AI技术的游戏就没这么幸运了。

2月份,AI Game Studio负责人、独立游戏开发者William在小红书平台发布了自己第一款用AI制作的Steam游戏《吾家有女AI》,近一千人点赞,近400条评论。

在Steam2月新品节后,《吾家有女AI》累计收获了4000+的愿望单量。这是在国区封锁的情况下实现的,Williamu对于这一成绩较为满意。

小红书一经发布,评论区充斥着不友好的声音,评价游戏“赛博尸块”,“玩法还行但是画风有点劝退”,还有人说“免费我都不玩”。

这些负面评论完全在William的“意料之中”。William认为,面对新事物,没人反对才是不正常的,就像汽车出来时也有很多人排斥汽车。

游戏制作人王鲸认为,玩家并不关心游戏代码是由人还是AI编写的,他们只关心游戏体验是否良好。如果游戏没有bug,玩家不会抵制AI。

王鲸解释,许多抵制AI的声音集中在美术领域,二次元游戏是抵制AI的重灾区,比如原神、碧蓝航线等。很多玩家认为AI就是“尸块艺术”。

王鲸对搜狐科技分析道,二次元游戏玩家对AI的抵抗,在于其“奢侈品逻辑”:玩家为角色背后的故事和设计成本买单,而AI生成内容可能破坏这种溢价。玩家会质疑角色背后的诚意和投入,从而抵制AI生成的角色。

“公司会为这个角色创造一系列的美术表现,比如形象、动作、故事、世界观等等。官方甚至会把角色包装成小明星。”

王鲸还提到,二次元游戏的二创也非常丰富。“假设游戏角色的隐性成本投了1000万,二创作者只要花20个小时为他写一段故事、画一张画、制作COS服去参加漫展,都可以分到角色本身的流量。相当于角色的1000万本质是一种投资,邀请其他人来二创是进行分红。”

王鲸解释,AI的应用会让价格体系崩盘。“我对你的诚意的认知是你真的投了1000万,但后面我发现你就用AI,可能就花了几百块。大家的信任就会崩塌。”

王鲸认为,AI技术更适合买量游戏和小型游戏,这些游戏的玩家更关注玩法而非美术。有时候游戏用了AI,玩家也发现不了。AI可以快速生成内容,提升游戏的更新节奏。

AI技术渗透至玩法设计

尽管很多人反对在美术中应用AI,但出于工作量的考虑,William仍然选择了“AI立绘”。

“如果按照传统手绘的方式,这种(3D)风格的工作量巨大,根本画不动。直接用AI生成的话,如果画风走二次元风格,虽然可以实现,但意义不大,因为即使生成的效果和手绘一模一样,也无法体现AI带来的变化。”

陈伟介绍,他为游戏角色设计了100套衣服、八个年龄段,每个年龄段又有5种不同的性格表现,此外,还有60个NPC。文本部分的固定内容就有十几万字。

“如果没有AI,一个人去做出这款游戏基本不太现实。”有了AI,William花了不到一年时间做出了这款游戏,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摸索,他预估真正用于制作游戏的时间只有几个月。

就William的经历而言,在声音领域,AI技术已经相对成熟,可以生成高质量的音效和语音内容。但美术方面仍然是一个较大的挑战,做出优秀的美术效果不容易。至于代码部分,AI目前更多是一个辅助工具,因为开发者需要理解代码逻辑才能进行调试和优化。

William认为,尽管有了AI,但普通人想开发游戏,仍然需要具备工程落地能力,即开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代码基础,能够将AI生成的内容整合到实际项目中并使其正常运行;还有具备游戏拆解能力,即开发者需要能够清晰地拆分游戏的各个模块,理解其运作逻辑。

王鲸也提到,AI生成的美术素材(如3D资产)目前还不够精细,无法直接用于高质量游戏。游戏对于控制变量的要求很严格。生成的素材会产生噪音,需要尽量去除噪音,保持原有美术风格。

在代码生成方面,AI生成的代码在初期验证和小型游戏中可能有效,但对于想长线运营的商业化游戏,AI生成的代码效率不足。

开源证券指出,AI有望从开发、交互、商业化等方面重塑游戏。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的各个环节,从早期的美术资源生成、代码辅助编写等辅助性工作,逐步向玩法设计、剧情架构、智能NPC等核心创意领域渗透,有望持续提升游戏研发效率,扩大内容供给。

《1001夜》《吾家有女AI》均在玩法上引入了AI。

在《1001夜》的实践中,2023年,大型语言模型(LLM)的出现显著提升了玩家生成叙事的质量和故事的连贯性。两年后,提到,在AI层面,已经没有太多需要解决的挑战。

起司认为,让AI学会“说话”只是一个小问题,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让游戏完整且稳定。大多数挑战其实来自工程层面,而非底层技术。

起司举例说明了工程上的挑战:比如设计一个机制,玩家点击武器后,武器会掉落,但如果点击国王的按键,武器可能掉进水里、卡在空中或无法拾取。这些问题并不是AI本身能够解决的,而是需要开发者在工程设计上去处理。

大模型降本,AI游戏成本难题有望解决

据了解,作为一款AI叙事游戏,每一位玩家通关一次《1001night》,开发者付出的成本约为1元钱。出于使用成本的考虑,1001夜对玩家设置了每日使用限额。

对于未来的降本措施,起司提到,1001夜可以通过优化提示词(prompt)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,未来也可能考虑使用其他开源模型等方案来进一步优化。

起司表示,尽管在巅峰时期,1001夜的日活跃用户数能达到数千人,但和大厂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。目前成本在与智谱合作的框架内是可以接受的。如果未来遇到scaling问题,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。

William的游戏采用的是本地化部署的策略,将AI模型量化后嵌入游戏本体,利用玩家的显卡或CPU进行计算,不需要额外付费。

好在DeepSeek–R1的横空出世,让AI原生游戏在降本方面看到了新的可能性。

正在开发3D AI乙游《如意情探》的Jaz曾透露,:“DeepSeek现在的调用成本大概是我们之前使用模型成本的1/20。”DeepSeek出现后,《如意情探》基本不用考虑成本了。“而且R1的推理能力和交互能力都很强。”

Jaz还提到:“因为我们的成本压力小了非常多,直接改变了我们的商业模式。按照以前的商业模式,只有中氪和高氪玩家才能获得的最佳体验,现在低氪或零氪也有机会享受得到。”

申万宏源测算,一款人均日token消耗2万个的AI产品,月均token成本/月均ARPU从23年221.1%降至25年1.5%,大模型提效降本使AI游戏摆脱token成本束缚,进入广泛落地阶段,爆款出现只是时间问题。参考移动游戏发展路径,休闲类先出爆款,品类从轻到重,最早走出来的多是中小公司,头部公司擅长在产业验证后快速跟进。

目前,虽然AI游戏概念火爆,但真正可以称为爆款的游戏却是少数。

起司观察道,“市场上虽然存在大量AI游戏的Demo,但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却很少。有些项目在创业中融资遇到困难,导致Demo之后就没有下文了。”

起司分析,首先,像《逆水寒》和《燕云十六声》这样的游戏已经广泛应用了AI技术。但问题在于,大型游戏开发成本高昂,大厂在做大型AI游戏时也会考虑性价比。

其次,独立开发者在AI技术的应用上态度分化。许多游戏开发者,对AI技术持抗拒或谨慎态度,甚至不愿公开讨论。而那些对AI技术特别热情的技术人员,往往缺乏游戏设计能力。比如,有些人只是简单地做一个“AI女友”这样的功能,但游戏并非这样。

起司举例道,《AI2U:与你直到世界尽头~我的病娇猫娘AI女友》和《Suck Up!》的成功,更多依赖于设计者的创意和执行力,而不是单纯依赖AI技术。

开源证券认为,原生AI游戏的最终形态或为更加开放与自由的RPG游戏,具备开放世界RPG游戏丰富开发经验的开发者更具优势。开源证券预计,AI原生游戏渗透率将逐步提升,且APRU呈持续提升趋势,AI原生游戏2027年收入规模有望超300亿元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羊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qces.cn/17077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