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保险公司的董事长
拉员工开至凌晨的
相关话题在微博持续发酵
有网友认为该公司“深夜加班”行为
与其倡导的“高效和科学管理”
显然背道而驰
还有人建议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
“开会到凌晨,谈‘高效和科学管理’,确定这不是反讽?”
记者留意到
话题中提到的公司是
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(下称“阳光保险”)
“深夜会议”是否属实?
一起来关注
董事长与员工座谈到凌晨2点半?
4月21日,#阳光保险董事长拉员工开会到凌晨#冲上微博热搜,4月25日,话题阅读量超过600万。
文章称,4月9日,阳光保险董事长张维功与人力、科技板块员工代表座谈。董事长就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与想法,与大家互动交流、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意见,直至凌晨2点半座谈会才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结束。该文章中还强调,这场持续到凌晨的座谈会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座谈,而是阳光保险向更为高效和科学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。
事实上,阳光保险一直以“敬业”闻名业内。2005年阳光保险组建不久,市场同业就流传其内部有一个“夜总会”,意思就是“夜里总开会”。2018年,阳光保险董事长张维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:“阳光的敬业在业内是很出名的,工作时间很长,敬业的精神本身就凝聚着力量,骨干的敬业形成整体的敬业,形成凝聚的力量,凝聚的力量一定呈现出向上的态势。”
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“保险行业本身具有高压力、强考核的特点,‘加班即敬业’是行业潜规则。大家普遍认为高强度工作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。 阳光保险是民营险企,更加推崇‘奋斗者文化’。”
网友建议劳动监察部门介入调查
近两年来,很多大型企业公开提出“拒绝过度内卷、拒绝无效加班”。如,美的集团在3月10日发出官方规定,要求在18时20分以后,公司内不许再有员工加班。大疆科技也明确“强制晚上九点下班”。
在此背景下,如果有公司再高调“内卷”似乎不合时宜。有网友公开质疑:“ 拉着员工开会到凌晨两三点,还意犹未尽?这就是科学与高效的管理方式吗?”“如果一个员工整天昏天暗地工作,却没有带来可观的业绩,甚至还有可能得罪客户,这样的加班有什么意义?”有网友提议:“通过提高员工收入,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,远比无效的加班更有意义。” 还有网友建议:“劳动监察部门认真查一下有没有给加班费、有没有给调休。”
记者留意到,2025年年初,人社部在关于做好《国务院关于修改〈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〉的决定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中表态,要保障广大职工休息休假权益,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中,“保障休息休假权益”被列为“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”之首。针对“加班文化”盛行等问题, 《方案》提出通过强化执行监督来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,明确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。
有业内声音指出,如果董事长拉着员工“开座谈会至深夜”的做法属实,则在当下破除“内卷式”竞争的社会氛围中显得“格格不入”。
北京道誉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李利明发文表示,“今年以来,很多大型企业都公开提出要拒绝过度内卷、拒绝无效加班,人社部也提出严查超时加班,阳光保险却在凌晨两点半还在开座谈会,这是不是与当下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公开唱反调?”
上市不到三年,股价下跌近四成
公开信息显示, 阳光保险成立于2005年,总部位于深圳,业务涵盖财险、寿险、信用、资管、医疗、养老、科技等领域,连续14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。自2022年12月上市以来,阳光保险业绩表现一直备受关注。
财报显示,2024年阳光保险总保费收入1283.8亿元,同比增长8%;归母净利润54.5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45.8%,扭转了2022-2023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下滑的颓势。其中,寿险业务净利润增长78.2%,主要依赖投资收益拉动;而财险业务净利润下滑52.2%,呈现明显分化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业绩有所回升,其公司股价仍处于“破发”状态,截至4月25日收盘,股价为3.5港元/股,较发行价下跌40%。
股价的持续低迷不仅打击了投资者信心,也对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构成压力。2016年2月,阳光保险曾召开股东大会,向核心员工配发了4.4亿股内资股,认购价为4元人民币/股,并规定上市后三年内不得出售,锁定期满后每年减持不超过25%。这意味着员工持有的股票要到2025年12月9日才能卖出。然而,如今阳光保险股价早已跌破认购价,导致参与计划的3688名员工面临亏损。
2023年阳光保险提出,全面布局打造以“科技阳光、价值阳光、知心阳光”为核心的新阳光战略。而后,张维功在2024年度报告致辞中表示,阳光保险2025年将聚焦“新阳光战略”的关键领域实现能力突破。
记者观察发现,阳光保险在推进“新阳光战略”的同时,也在积极推进管理层变革。2023年,公司提出组织变革、干部制度、竞聘双选的组织人力改革。2025年3月26日,阳光保险发布公告称,两位资深董事赵宗仁与王永文因年龄原因辞任。同日,王霄鹏被提名为新的董事。管理层的变革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活力,下一步如何平衡股东回报、员工激励与经营效率,将成为管理层面临的多重考验。
🏃🏃🏃
*有什么想说的,欢迎给我们留言哦*
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