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

印度还是不服,145万大军接到战备命令,随时准备再次开火

从表面看,印度接受停火协议似乎是对国际斡旋的妥协。中国外长推动对话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多次呼吁降温,但莫迪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暴露出更深层的战略考量。停火次日,印度国防部即下令海陆空三军加强边境部署,145万大军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。这种”边谈边打”的战术,与此前”朱砂行动”的节奏如出一辙。

从表面看,印度接受停火协议似乎是对国际斡旋的妥协。中国外长推动对话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多次呼吁降温,但莫迪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暴露出更深层的战略考量。停火次日,印度国防部即下令海陆空三军加强边境部署,145万大军进入24小时待命状态。这种”边谈边打”的战术,与此前”朱砂行动”的节奏如出一辙。

印度还是不服,145万大军接到战备命令,随时准备再次开火

军事专家指出,印度的”假性停火”具备双重意图:其一,借停战窗口期完成军事力量重组。印军在此前冲突中暴露严重问题——至少6架战机被击落、84架无人机遭拦截、价值15亿美元的S-400防空系统被毁,这些技术装备的损失需要时间填补;其二,通过持续施压试探巴基斯坦底线。印方在停火期间不断制造边境摩擦,这种”麻雀战”旨在逼迫巴方做出不理智行为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印度战略界正陷入”实力认知错位”。尽管纸面数据占优,印军总兵力145万对巴军60万,坦克数量4000:2400,但实战表现却呈现反向落差。这种矛盾使印度陷入战略困境,若放弃军事进攻姿态,国内民意压力将吞噬莫迪政府;若继续升级冲突,可能重蹈战场失利覆辙。正如分析人士指出的:”莫迪的强硬更多是表演性政治,145万大军集结本质是给14亿国民的交代。”

不论如何,这场冲突已演变为莫迪政治生命的”存亡之战”。莫迪在全国讲话中,刻意淡化军事失利,强调”巴基斯坦主动求和”,这种态度暴露其深重的执政危机。选举数据显示,印人党在北方邦等关键选区支持率骤降8个百分点,反对党国大党趁机发动”问责风暴”,要求彻查军购腐败和指挥失误。

印度还是不服,145万大军接到战备命令,随时准备再次开火

展开全文

面对内外交困,莫迪正行走在危险的钢丝上。其可能的选项包括,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发动”可控冲突”,既转移国内视线又避免全面战争风险。印军近期频繁试射布拉莫斯导弹、部署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,正为此类行动铺垫。

利用对中国的舆论,转嫁地缘矛盾,已经有印度退役将领开始炒作”中国威胁论”,试图将公众注意力转向中印边境。这种策略既能缓解对巴作战压力,又可迎合美西方”印太战略”需求。

其实,莫迪还有一次大好的改革机会,他完全可以借这次冲突失利,推动印度军队诗仙女现代化改革,但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军购链条、种姓制遗留的指挥体系痼疾,改革阻力远超想象。

不过,这些选项都伴随巨大风险。若选择军事冒险,可能重蹈“朱砂行动”惨败的灾难性后果;若转向对华挑衅,将直面世界最强陆军之一的碾压性优势。莫迪现在进退两难,不论选择哪个方向,都有可能遭到反噬!其实,还不如多找找自己的原因。

印度还是不服,145万大军接到战备命令,随时准备再次开火

那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,印巴会不会再次爆发军事冲突?甚至全面战争?答案是显而易见的,印巴谁也不想真刀真枪地去打一场。印度虽拥有兵力优势,但其后勤系统难以支撑持久战。模拟推演显示,印军现有弹药储备仅够维持28天高强度作战。中美俄形成罕见默契,对于印巴冲突的态度都是坚持调解,并没有出现此前印巴战争中选边站队的情况。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双方都是核大国,打起来的话,谁也没有好果子吃。

中国家门口,正站在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。印度145万大军的战备姿态,既是强弩之末的虚张声势,也是地缘博弈的危险信号。莫迪若不能从此次冲突中汲取教训,推动军队改革和对话机制建设,很可能将亚洲拖入战争陷阱。接下来的局势将如何发展,我们拭目以待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羊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qces.cn/24169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