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政知见
7月14日至15日,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。
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、赵乐际、王沪宁、蔡奇、丁薛祥、李希出席会议。

城市是我国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,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。
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事关布局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。此次会议是时隔10年之后,中央再度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。
1948年末,我国城市共有58个。1949年3月,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,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,必须要用极大的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。新中国成立后,大批县城改设为城市,到1949年末,全国城市共有129个。
1962年9月和1963年10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先后召开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。这两次城市工作会议主要是明确对城市的基本认识。
1978年3月,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,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。当时的背景是,随着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,我国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,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。那次会议的主要目的之一,是讨论城市建设资金从哪里来。
改革开放以来,城镇化建设步入快车道,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发展,城市数量快速增加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末,城市个数达到694个,其中,地级以上城市297个,县级市397个,建制镇21421个。
上一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,是在10年前。
2015年12月20日,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。那次会议是时隔37年后,党中央再次召开最高规格的城市工作会议。
当时的背景是,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、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,城市快速发展,但同时也面临各种城市病,比如雾霾污染、交通拥堵、垃圾围城、城市“摊大饼”、文化缺失等。
2015年的会议提到了五个统筹——统筹空间、规模、产业三大结构,统筹规划、建设、管理三大环节,统筹改革、科技、文化三大动力,统筹生产、生活、生态三大布局,统筹政府、社会、市民三大主体。
如今,中央再度召开城市工作会议。
一方面,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。
数据显示,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.1%提高到2024年的67%;2013年到2024年,我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.5亿人;2024年,27座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。
另一方面,当前城市工作出现了新变化。
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到了两个变化——
“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,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。”
新变化要有新思路。
政知君注意到,去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城市工作进行了部署,明确要“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“深化城市建设、运营、治理体制改革,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。”
此次中央的会议,明确了具体的目标——建设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。
会议明确的7个重点任务中,特别提到了“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”。具体要求包括:
-
精心培育创新生态,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;
-
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,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,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。
国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一直十分关注。
国家创新型城市具体指的是自主创新能力强、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、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。
《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》显示,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南京、杭州、武汉、广州、西安、苏州、合肥。
此外,会议还提到,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;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,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;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、模式、手段,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,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等。
责任编辑:崔理斯